你知道吗?最近游戏圈可是热闹非凡,各种并购消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些并购背后的故事,让你对游戏行业的并购现象有个全面的认识。
说到并购,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手游巨头Scopely。这家公司最近可是动作频频,先是花35亿美元收购了Niantic游戏业务,成功将《宝可梦GO》、《皮克敏Bloom》、《怪物猎人Now》等产品纳入囊中。这比之前宣布的拟作价49亿美元有所降低,但收购完成后,Scopely将获得超5亿的玩家社群,坐拥两款全球收入排名前10的手游——《宝可梦GO》和《大富翁GO》。
更令人惊叹的是,Scopely的背后,竟然是中东土豪Savvy Games Group。这家成立于2022年1月,由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全资所有的游戏集团,为了支持萨勒曼进军游戏行业的野心,沙特为Savvy提供了一笔高达380亿美元的专用款项。在2022年~2024年的18个月里,沙特阿拉伯斥资近8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入股或收购游戏公司,包括瑞典恩布雷瑟集团、动视暴雪、育碧等等,PIF还收购了任天堂8%的股份,成为来最大的外部股东。
据市场分析公司Digit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DDM)的数据,2024年全球游戏业投资并购总额达到了175亿美元。其中,剔除Microsoft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这一异常值,2024年的游戏投资和并购数据显示正在复苏和改善。
DDM的报告指出,2024年的并购交易总额为99亿美元,涉及173笔交易,与2023年的157笔交易的81亿美元相比,价值增长了22%,交易金额增长了10%。此外,2024年新基金公告共筹集了589亿美元的新资金,涉及132只基金,与2023年相比,金额增长25%,交易量增长7%。
2025年Q1,游戏并购领域正呈现回暖趋势。游戏投资机构Aream & C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Q1电子游戏并购(M&A)交易量达到了42起,交易金额飙升至66亿美元(约481.67亿元人民币),处于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指出,今年Q1季度的66亿美元并购交易额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季度数据,并购价值达到了过去两年的最高水平,甚至是2024年Q1季度的2倍多。这一交易量的增加主要是受企业战略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机构的收购需求所推动。
3月27日晚间,育碧突发消息称,公司已将《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及《汤姆·克兰西:彩虹六号》系列IP及产品剥离,并成立独立的全资子公司。同时,腾讯迅速跟进,将斥资11.6亿欧元(约90.94亿元)投资育碧新子公司,占股25%,该交易预计于2025年完成。
育碧称,新创建的子公司将专注于打造“常青化”与多平台化的游戏生态系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单机叙事体验的质量,通过更频繁的内容更新扩展多人游戏服务。同时,引入免费游玩入口,整合更多社交功能。
5. 腾讯收购Sumo Group,转型外包后出售游戏发行团队
上个月,腾讯的海外全资子公司Sumo Group宣布改变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不再开发原创游戏IP而是为合作商提供开发服务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毕竟Sumo Group作为被腾讯2021年花费9.19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而来的子公司,最后竟然要转型做游戏外包。
紧接着就在最近(3月3日),Sumo Group官方宣布,将自己公司旗下成立于2020年的游戏发行品牌Secret Mode,以未披露的价格出售给英国投资机构Emona Capital。这也不禁令人遐想,剥离发行团队之后,Sumo Group在未来是否也会被腾讯出售?而这会不会进一步成为腾讯开始调整海外战略投资业务的一个信号?
游戏行业的并购现象正在不断上演,各大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争夺市场份额。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行业里,只有不断创新、紧跟市场步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